9月24日,欧洲核子研究中心(CERN)研究员Ezra D. Lesser应邀访问我系并做客538期“工物学术论坛”,为工程物理系和物理系师生作了题为《质子–质子与重离子碰撞中的QCD硬探针》的学术报告。本次论坛由朱相雷副教授主持,线上线下共约20名师生参加。
Lesser博士介绍了量子色动力学(QCD)的基本原理,阐述了强相互作用随能标变化而展现的“渐进自由”特性,并指出高动量传递过程中的“硬探针”——如高横动量粒子、喷注(jet)及重味粒子——是检验QCD理论的重要手段。他聚焦于质子–质子碰撞(“真空”)中喷注的产生与分析,介绍了喷注角度参数(jet angularity)、喷注修剪(jet grooming)及“赢家通吃”(winner-take-all)味标记算法等方法,并展示了实验结果与QCD理论计算的对比。随后,他转向重离子碰撞体系,讨论了夸克–胶子等离子体(QGP)中喷注的介质修正效应。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导致喷注产额显著降低,即“喷注淬火(jet quenching)”;同时,ALICE等实验观测到喷注形状出现“变窄”趋势,这与理论预期也相符。
最后,Lesser博士展望了LHC各实验未来在喷注内部结构、重味喷注及QGP中的喷注等方面的研究前景,并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交流。

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员Ezra D. Lesser 作报告